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大师工作室 -> 正文

教学科研

刘星慧名师工作室

信息来源: 电气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4日 09:57

刘星慧名师工作室由江西省教育工会于2023年5月10日正式命名成立。工作室现有教师团队成员8人,学生辅助教学团队20余人。其中教师团队有副教授4人,讲师4人,研究生4人。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技艺传承、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紧密围绕智能产品开发与电气控制领域的岗位要求,对接智能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企业岗位需求,申报、研究智能产品开发及电气控制技术方向的科研课题,开发智能产品开发及电气控制技术方向的教育教学培训设备。工作室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竞赛培训融合,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育人理想,以“做人为本,技能立身,服务他人”为育人宗旨,以“做人诚信,做事专注,学习勤奋”为育人要求,开展“互联网+现场”的线上线下技术技能培训活动,专门培养“会理论、会实践、会创新”的智能产品开发及电气控制技术技能人才,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主要成员简介:

刘星慧,领衔人,女,197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维修电工技师,全省技工学校“优秀教师”,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优秀教师”,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模范。主要负责工作室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擅长单片机技术,主持并结题江西省教育厅立项的省级一般教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电子专题设计竞赛资源库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的研究》,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立项的省级一般教改课题《基于蓝桥杯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竞赛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上科研成果用于竞赛培训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二等奖,教学质量优异。

刘昆山,男,1980年07月生,中共党员,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江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电子信息大类专家库成员,学院内涵建设项目校内评审专家库成员。主要负责指导工作室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培训,被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参与并结题江西省教育厅立项的省级一般教改课题1项。在国家级《职业》、《电子制作》等杂志上独撰并发表《微信公众号在电子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等论文13篇,多次担任省级一类竞赛的裁判,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教学质量优异。

杨青青,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职高级双师型教师。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技术等专业教学,曾担任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参加2022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 1 项,省级竞赛奖项 20 余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曾获2020年度省国资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岗位标兵”。

皮梁,男,1987年03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电工技师,中共党员,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江西省职业技能竞赛裁判,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8项,公开发表论文6篇,申报国家专利6项,主持和参与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4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岗位标兵”。

曾秀英女,1987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机电一体化》项目技术指导专家,一级实习指导老师 ,双师型教师,电工高级技师,电工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2018年在省级刊物《时代农机》杂志上发表论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分析》,在省级刊物《技术与市场》上发表论文《CA6140车床常见电气故障分析及检修研究》。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荣获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荣获二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3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专题设计(现场制作)项目荣获二等奖。

李成浩,男,1983年11月出生,汉族,中级职称,双师型教师。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赛项荣获二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蓝桥杯江西赛区单片机设计与开发赛项荣获二等奖,2023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专题设计(仿真设计)项目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