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国歌奏响,晏思敏站在聚光灯下——谁能想到,四年前的他,连车床零件都要夹三次才能固定,从实训车间的“新手”到全国赛场的“代表”,这位21级机械专业学生,用汗水与坚持,写就了一曲技能成长的青春之歌。

初入实训:厚茧为“证”叩开技能门
“第一次碰普通车床,图纸标错两处,零件夹到手酸。”晏思敏笑忆初学时的窘迫。别人练1小时,他泡在训练室3小时,手上磨出的厚茧成了最硬核的“成长勋章”;图纸画错,就逐行对照教材梳理尺寸,直到每一条线条都精准无误。
这份韧劲很快见成效:学校职业教育周活动中,他和队友曾有福凭误差0.02毫米的作品拿下“普通车工”一等奖;2025年,在江西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中,再夺机械类赛道一等奖。“技能没有捷径,每一次练习都是铺路石。”他的话,藏着朴素和坚持。
深耕赛场:熬夜攻坚闯过“拦路虎”
省级一等奖不是终点。备战全国“高教杯”大赛时,晏思敏主动“加压”:每晚留在训练室练三维建模,常到深夜才离开。“曲面建模最棘手,一个参数错,整个模型就得重画。”为攻克难点,他把易错参数记满笔记贴在电脑旁,遇难题就抱着图纸找老师请教,直到吃透原理。
这份“钻劲”让他突破自我:不仅斩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机械类三等奖,还在2025年江西省第二届技能大赛中,凭零误差作品与创新思路,拿下CAD机械设计赛项金奖,让“冶院力量”闪耀省级赛场。
多元成长:以责为帆传递光与热
作为班级团支书、学院青协成员,晏思敏从不让技能光芒只照亮自己。见同学对实训迷茫,他牵头成立“技能学习小组”,把操作技巧、建模心得整理成手册,每周手把手带大家练操作、改图纸,带动班级实训成绩稳步提升。他也因此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学生干部”,拿下校级一等奖学金。
志愿服务中,他同样冲锋在前:开学季顶着35℃高温帮新生搬行李,衣服湿透好几遍;疫情防控时承担消杀、分物资工作,累计服务超200小时,两次捧回“优秀志愿者”证书。“帮到别人,比自己拿奖更开心。”他的笑容里,满是青春的热忱。
逐梦全国:初心如炬奔向新征程
如今站在全国赛场,晏思敏更坚定了方向:“从没想过能走到这里,但每一步坚持,都让梦想更近。”他用四年证明,青春的价值,既在攻克技术难关的执着里,也在服务他人的热忱中;技能力量,既能让个人从“新手”变“能手”,更能为社会注入青春动能。